Owlboy 是那种能够让你感到童年又回来了的游戏,并且,这次妈妈不再能够限制你吃零食,你用了第一次赚取的薪水给自己买了一个巨大的蛋糕。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玩家都会明白,如此水准的画面与音乐,而玩法则简单又不失精致,每个细节都会让你不经意之间就会感到酣畅淋漓。这也是为什么,甫一推出,Owlboy 就在 Steam 上大获好评。事实上,此前的 GIF 就已经吊足了关注此作的玩家的胃口了。
人的口味似乎是个奇怪的东西。对于游戏的热爱,就好似幼时故乡的饭菜,无论何时、何地,最爱的都是那样一口。常年在外的游子的乡愁就是妈妈的拿手好菜。现在,我们有了画面逼近真人电影、剧情亦是迭代起伏的 3A 大作,也有了先锋设计的独立游戏,时不常地,我们还是怀念旧时古典游戏单纯的乐趣。毕竟,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世间还有游戏这样一种奇妙的存在。那种情愫随之与 8 bit 音乐、像素动画、platformer 一起成为了刺激味蕾的记忆之源。
怀旧 = 不思进取?
不过,话说回来,放下手柄,我们也并不满足于古典游戏的怀旧呈现。就像我曾经引用过的高鸣的话 —— 那是在一篇怀旧老派 RPG 的前瞻之下高鸣给出的评论: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款 RPG,又是一样的怀旧理由:我们玩着这样的作品长大,现在想去做一款这样的游戏。一方面,这些复古和重生能够让人再度重温那份美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游戏创新不足和停滞不前的现状。
谁来创造未来对今天的怀念?
如果读过最近《蜡烛人》正式发布之后 indienova 对高鸣的访谈,就会了解到他自己最想制作的游戏类型正是 RPG(许多人也是如此罢),而迟迟没有行动,除却访谈之中提到的体量过大的理由,是否也是因为需要选取创新与怀旧的折衷呢?
记得聊起“想要制作的游戏”这样的话题的时候,站长 eastecho 也说,虽然自己非常喜欢《瑞奇与叮当》,但如果自己来制作的话,并不希望做类似的作品。毕竟“崔颢题诗在上头”,就算做出一个同样高度的游戏,又能怎样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大概也是探索游戏定义边缘的独立游戏存在的原因,也是我们热爱独立游戏的原因吧。我的游戏口味逐渐变成了只对两种游戏有兴趣,其一,是符合“形式系统(formal system)”的优雅设计,如 craft 曾经大肆推荐的 Tower of Archoes。其二,就是探索游戏定义边缘的先锋作品。
复古游戏的现代制作
对于复古游戏,我们似乎没有更多的要求,毕竟,它所能够达到的极致就是完美呈现怀旧体验而已。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对于复古游戏没有更多的要求吗?还是来看看 Owlboy 吧。它有着相当高水准的像素动画,堪称完美的游戏音乐,有一定创新并且完整的玩法,以及传统但是前后一致的游戏剧情。这已经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老派游戏,而是一款如果放在上个世代,即使称为大作也并不世出的作品。
经典的老派游戏,由于储存设备的限制,内容未见得丰富,多以高难度吸引玩家反复挑战,即使如此也有许多玩家直至成年依然并不知道游戏结局。更多的游戏之所以有着大量拥簇,只是某一亮点的反复挖掘,或者做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先锋探索:原来游戏也能够这样玩。
正如 Fez 的复古只是一个假象,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现代游戏;即使是它的像素风格,也由于其明亮饱和的配色而显得非常具有现代感。从这样的案例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游戏业在它短短的发展历程之中已经走了多远,而且这些进步不只是技术方面,更在于我们已经跨越了一个壁垒,能够做出完整的现代游戏。这个词语大概可以叫做复古游戏的现代制作。
现代游戏
我们并不否认一些经典游戏本身就充满了现代意味,《塞尔达传说》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如同《梦见岛》那个似有似无的飘渺梦境,又如林克每次从英雄之梦醒来的游戏开场。就像中国古典文本其实同样非常具有现代意义,如“安知此树下,不有槐安国。安知此天地,不在槐根侧。”但是,这些现代意味并不是我们所谓的现代制作。
现代制作自有一套自有设计范式,譬如完整的新手引导、经过考究的叙事流程等。正如 FPS 最终去掉了传统的血包设定,魂系列将游戏难度设计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设计范式不能只经过一部作品、一个战役而到达,而是需要不断的探索。
游戏史的探寻非常有趣,尤其类型游戏的发展,以及亚类型的诞生(如 Roguelike,Metroidvania 等),设计者和玩家互相博弈,最终使得游戏设计脉络走向某一分支,或终成约定俗成。在我看来,正是这些积累造成了我们看到的现代游戏。说到底,现代游戏也不过是时间的产物。这也是为什么复刻游戏往往只是画面的改进,即使增加内容,也缺乏现代感。而如 Owlboy 这样的复古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则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