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的今天(1994年11月22日),世嘉在日本地区推出了32位次世代家用主机“世嘉土星”(Sega Saturn),这台机器在与同世代主机(PS、N64、3DO)相比具有最强大的2D图像处理能力,由于是世嘉发行的第六部家用主机,故以太阳系第6行星的名字 —— “土星”命名。
世嘉土星搭载了两枚32位 RISC CPU“SH2”,并发售了众多使用多边形技术的3DCG游戏以及表现力大幅提升的2D游戏。除世嘉外,由于视频、音频播放等多媒体功能的升级,JVC推出了“V土星”(1996年6月7日发售),日立则推出了“Hi土星”(1995年4月1日发售),后续版本的“Hi土星”还追加了车载导航功能,并被命名为“游戏&导航 Hi土星(1995年12月6日发售)”投入市场,成为了土星唯一实现小型化的机种。
土星的开发由街机业务用基板“SYSTEM32”的开发团队负责,最大限度地强化了精灵图(显示画面中移动图像的方法)功能,与视觉影像相关的性能也得到大幅进化。这台主机延续了世嘉家用游戏机的开发路线,以研制出家用游戏机的终极形态为目标。
家用游戏机在经历8 Bit到16 Bit的进化后,前进的脚步也不曾停止,随着处理速度与画面处理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业界进入了被称作“次世代主机”的32位机时代。在“世嘉土星”发售的1994年,松下电器发售了“3DO REAL”,索尼电脑娱乐推出了“PlayStation”,NEC发售了“PC-FX”(公司名均为当时的名称),家用机市场出现了未曾有过的激烈竞争,再加上1996年任天堂上市的“NINTENDO 64”,游戏业界展现出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次世代主机战争”。
世嘉官方也对当年街机游戏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在1990年代,以capcom在1991年发售的《街头霸王II》为契机,角色与角色使用格斗技进行对战的对战格斗游戏引起了热潮。其他公司也跟随了这股热潮。能够在短时间决出胜负的对战格斗游戏销售额十分出色,为街机厅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股热潮中期的1993年,世嘉将投入街机游戏市场的则是《Virtua Fighter》。与以往由精灵图和背景构成的画面不同,本作使用由多边形建模构成的3DCG构建游戏中的人物与场地。本作在平面显示设备上创造出的立体画面与角色逼真的动作在当时引起了热议。
使用多边形建模完成得实时3DCG此时还主要用于机械的生产制造,但世嘉通过在《Virtua Racing》中对游戏中的赛车维修人员反复进行实验,最终成功在《Virtua Fighter》用3DCG再现了人体。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实现这一点的,是美国GE Aerospace与世嘉共同开发的基板“MODEL1”。
始于“MODEL1”,并由其后继基板“MODEL2”发扬光大的实时CG,对当时正在设计中的次世代家用游戏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在开发次世代主机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今后,与以往相同的手绘2D画面和3DCG画面哪一方会成为主流?”。
代号“土星”在设计时的计划是采用与“Mega Drive”相同的商业模式,即主机发售后花费数年进行普及,回收开发费用的同时扩大营收。因此,为了让主机在发售后依旧能满足用户,主机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数年之后的需求。
根据开发中途的市场调查,当时还是2D游戏占据市场主流,此外实时3DCG对硬件的要求,也超出了当时硬件的计算能力。并且3D游戏的开发还需要已经习惯了2D游戏开发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以及相关工作流程上做出较大变革,其难度也相当之高。
然而,当时以CPU为首的硬件性能飞速提升,3DCG不只对游戏产业,对影像产业为首的其他行业也开始产生显著影响,业界正处于难以预测未来形势的时期。
此外,由于CD-ROM的使用,大容量数据的在游戏中的应用也成为可能,因此游戏内以及游戏的开场动画演出开始使用提前录制的视频,这也对影像的制作、编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以2D画面性能的终极形态为目标而开发的代号“土星”,为了应对未来的需求,追加了3DCG所需要的相关功能。
世嘉定制的“SH-2”不仅提高了运算与反应速度,通过将两枚CPU连接在一起还能实现性能的提升,因此最后搭载了两枚“SH-2”。
此外,能够倍速读取CD-ROM的光驱由“SH-2”的前一代CPU“SH-1”控制,音源则由名为“MC68EC000”的CPU控制等等,最终让“世嘉土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豪华硬件。
为了存储读取CD-ROM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土星还搭载了当时成本较高的512KB RAM,它的设计,将家用游戏机开发的知识,与街机游戏开发所需的3DCG的知识与经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此外,土星还搭载了拓展接口,通过接口能够使用“power memory”来保存游戏存档。原本还计划在将来推出能够兼容“MEGA DRIVE”的设备,但最终并未能实现。
就这样,32位机世代的次世代家用游戏机“世嘉土星”于1994年11月22日发售。产品的名称则沿用了其代号。
由于前所未有的硬件配置导致成本大幅提高,“世嘉土星”的售价从“MEGA DRIVE”的21,000日元提升至44,800日元。
发售当天,“世嘉土星”主机与给街机行业带来冲击的3DCG格斗游戏《Virtua Fighter》一共推出,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台主机在94年之内就售出了50万台,并在发售的约半年后以前所未见的势头获得成功并在日本国内达成100万台出货。
在一年后的1995年12月,《Virtua Fighter2》上市。本作在发售时收录了最新的“2.1”版,一上市就人气爆棚,是“世嘉土星”第一款在日本国内达成出货一百万部的作品。此外,还有《Daytona USA》、《Sega Rally Championship》、《Fighting Vipers》、《电脑战机 Virtual-On》等移植自最新街机基板“MODEL2”的作品,持续为“世嘉土星”带来人气。
出自家用CS研究开发部的游戏则有1995年3月的《Panzer Dragoon》(铁甲飞龙)、9月的《大战略 ~钢铁战风~》、1996年2月的《J LEAGUE 创造球会》、同年3月的《新世纪福音战士》、《Panzer Dragoon II Zwei》(铁甲飞龙2)、1996年7月的《NiGHTS into dreams…》,这些游戏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之后也作为世嘉的品牌IP不断发展。
而在这些作品中,引起最大轰动的则是1996年9月发售的《樱花大战》。本作是土星上第一款拥有首发限定版的作品,游戏易于上手并融合了AVG与SLG的系统,“帝国华击团”充满魅力的角色也给本作带来人气,最终游戏卖出了50多万份,还推出了舞台剧、动画等相关作品,让许多人由此成为了世嘉的粉丝。《樱花大战2 ~愿君平安~》也于1998年4月上市。
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外,《生化危机》初代、《恶魔城 月下夜想曲》等等也推出过“世嘉土星”版,玩家甚至还能在这上面体验到大名鼎鼎的国产经典RPG《仙剑奇侠传》。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世嘉土星”游戏的实体光盘盒,包装设计简约,金色的底色彰显着高级感。包装盒背面印有各种功能的简单说明,以及各种周边设备的介绍。此外,出于保护环境的考量,从“世嘉土星”与“Super 32X”开始,世嘉发售的游戏机与周边设备不再使用泡沫塑料进行包装。从Mega Drive时期,世嘉开始贩卖附带游戏软件的“plus one pack”。在土星时期,发售了附带《Virtua Fighter Remix》等作品的“世嘉土星百万台活动Box”。
在“世嘉土星”世代后期,世嘉还改变了主机外观设计,推出了价格更低的廉价版,通称“白土星”(1996年3月22日发售),配合变更后的外观设计,包装盒也换成了白色。
为进一步推广“世嘉土星”,世嘉曾于1997-1998创造了“世嘉三四郎”的广告形象并推出了一系列以他为主角的广告,随后成为热门话题,角色本身凝聚了不小的人气,官方也趁热打铁推出了多个周边商品,例如以世嘉三四郎为主角的游戏,广告主题曲CD等,后者曾卖出超过10万张。
虽然“世嘉土星”早早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游戏阵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并留下了日本国内出货超过600万台的成绩。尽管得到了一定数量粉丝的支持,但以索尼电脑娱乐的“PlayStation”为首的众多对手的专利竞争等原因导致土星难以维持发展态势,特别是在获取新用户方面陷入了困境。
此外,在“GENESIS”(MEGA DRIVE)世代大热的北美、欧洲市场,“世嘉土星”因前文所述的混乱而导致海外市场的主打产品“索尼克”系列的延期,再加上豪华的硬件配置导致的高售价,使土星没能延续“GENESIS”世代的势头。
为了降低成本而将两枚“SH-2”集成到一枚芯片上的土星后期机型于1996年发售,售价20000日元,约为首发初代机型价格的一半。但以日本为首的家用游戏机市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3DCG游戏的普及超过了开发土星时的预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维持“世嘉土星”发售时的势头也变得十分困难。
其结果就是加快了世嘉让下一代主机“Dreamcast”投入市场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