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为了向忒修斯表达爱意,献上魔剑并帮他引路,最终助忒修斯成功杀死怪物米诺陶洛斯。当故事映射现实,怪物不幸成了怪物猎人,在那个躲进阴影里的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可怜的仅仅出生4天的怪物猎人便不幸夭亡了。如果说最终决定痛下杀手的人是忒修斯,那么谁又是那个帮他引路的阿里阿德涅呢?
第一个阿里阿德涅
从竞品角度出发,无论是对上《怪物猎人世界》还是WeGame平台,都不该是网易首当其冲,然而在本次事件中,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却是网易。
在刷爆朋友圈的那篇文章中,有意无意地暗示网易是幕后黑手,其中一个线索是网易爱玩网的官方微博在消息还未落实的前一天晚上便发出了“WeGame怪物猎人世界批号消失”的微博,并且有多个自媒体账号证明,当晚就有网易编辑花钱找他们转发这条微博。那么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提前知道这个消息的呢?他们又为什么要推广这个消息?
这件事看起来确实很蹊跷,但这不应该成为一条罪证。批号信息就在那摆着,谁都可以查,也许网易的编辑有查看最新批号页的习惯,而在那天刷新的时候刚好发现了“批号消失”这个奇怪的现象,于是拿来发微博蹭个热度。以网易和腾讯的关系,这条微博显然是不怀好意的,如果那些“求推广”的私信不是黑公关,而就是网易自己的人,那只能说网易在得知这件事后确实没憋什么好屁。
在这些私信中,甲方提到的很关键的一点是“有偿”推广,即给你一定的费用,你来帮我发条微博。编辑本身没有调用经费的权利,所以除了发微博外,后续这些事大体跟编辑无关(反倒能说明编辑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第一时间发现素材)。能直接动员经费来推广对方的负面,必然是市场或公关部领导的意思。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微博这事和编辑完全无关,本就是猪场公关部门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消失的批号
当天晚上10点半网易爱玩发了这条微博,11点半求推广的私信就给到了各个自媒体。这种当机立断砸钱搞事情的坚定态度,恐怕是因为已经有了一套完善且协调过的处理机制,否则用周五夜里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来决定是否调用经费扩大敌商的负面效应,这实在有些耸人听闻。但无论如何,这次算是东窗事发了,他们可能没想到,1天后这件事竟然发展的不可收拾。
不过,与“查批号消失”这种琐事相比,假使这事真的跟网易有1毛钱关系,那么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强大动机。
网易和腾讯在单机游戏业务上没有冲突,但在游戏业务这个大范畴内却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在游戏领域,网易是腾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唯一可以摸到后者衣角的威胁。
2016年-2017年的网易游戏营收达到了历史新高,一骑当千的《阴阳师》冲破腾讯重重产品线的包围,帮助网易巩固了二把交椅的位置,更有了向大哥挑战的底气。然而幸福来得突然,走得却也快,就像安倍晴明所在的平安时代被称为日本古历史的最后一个朝代,网易也随之迎来阴阳师时代的终结。
好不容易摸到你的衣角边,眨眼间又被甩开几丈远。《阴阳师》的快速陨落让网易开始急于寻找替代者,同时,和腾讯关于吃鸡手游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在年初的一场公关大战上,网易还被扣上“抄袭接力棒”的帽子。而从去年12月到现在,网易的股价已经从370美元跌到220美元,累积跌幅超过35%。
∧全盛时期的阴阳师(via.sohu)
关于“接过抄袭接力棒”,很难说是谁砍下了双刃剑,但网易和腾讯却一直在拗着劲。腾讯代理吃鸡,对吃鸡手游原本也握有优势,可网易却抢先搞了个一模一样的《荒野行动》,尽管蓝洞试图诉诸法律,但依然无法阻挡其囵吞市场的脚步;腾讯拿下的另一个重量级作品《堡垒之夜》也早已被网易撬得先机,他们搞出了个《Fortcraft》(堡垒之夜叫Fortnite),玩法和画风几乎都一样,甚至当你在百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关联词很多都是“网易版堡垒之夜”;怪物猎人这个IP是腾讯的独角戏,但网易抱着同归于尽的觉悟搞了《狩猎纪元》和《猎魂觉醒》——两个看起来像怪物猎人私生子的作品。
无论怎么追,网易和腾讯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了,各种手游Top排行榜中,《荒野行动》就像一个光杆司令被腾讯大军层层围住。可惜网易原本有和腾讯掰手腕的希望,现在却只能掰掰手指。相对于腾讯握有的强大资源和获取用户的天然优势,网易显得捉襟见肘,要想重复阴阳师的奇迹,恐怕比登天摘月还难。
网易只是不想掉队,毕竟曾到达过那个高度。也许在这种状态下,会诞生一种“敌退我进”的假象,使得网易有动机去搞掉腾讯的项目。这属于最恶意的揣测。
可话说回来,顶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搞掉对方一个并不占多少份额的游戏,意欲何为呢?难怪丁磊都坐不住了。看到丁磊出来辟谣,我倒觉得他的内心也许是在嘲笑那些妄图引火烧猪的笨蛋。“我要搞还不搞你一票大的?一个破怪物猎人有什么可搞的?太小瞧我了吧!”
∧丁磊亲自辟谣
第二个阿里阿德涅
跟那二位相比,完美在游戏圈算是没什么声量了。可是以完美的完美的政企关系(是完美的完美的),它要说想搞谁,那谁心里还真得掂量掂量。
完美要搞WeGame的动机只有一个,就是为Steam中国铺路。
这件事发生以后,完美和它的Steam中国很自然地成为怀疑对象,毕竟在国内看起来业务类型相同、可以互为竞品的平台就只有这么两个。WeGame在刚推出时也经常被说成腾讯版Steam,当真正的Steam进来时,显然两者会产生冲突。
如果这件事是完美做的,那么有三个无法说通的原因。
其一是时间点不对。这种同行背后捅刀子的手段在各个行业间并不罕见,但一般会发生在两个竞品相同或临接的档期内。我搞掉了你,必然是为了让我自己的产品受益。可如果我自己都没有产品,那我还有搞你的必要吗?
在WeGame摔得鼻青脸肿的这一天,Steam中国在哪呢?——它才刚刚找到了那颗心仪的卵子呢。
如果说Steam中国9月份就上线,或者退一步说,今年内就上线,它被怀疑的可能性都会大大增加,可这个东西现在连影子都没有。根据CJ期间的消息,人家才启动了员工招聘计划,选定了办公地点,还没有发布具体的上线日期(X博士含蓄的说了最快也要明年)。这样一个项目,有什么必要从现在开始捅刀子?
这第二个原因,是完美和腾讯的关系还算不错,没有下黑手的缘由。
你看网易,那架势总就像一头破栏而出的野猪,所谓有态度,就是逮着谁拱谁,拦不住拦不住。但完美是那个温婉尔雅的姑娘,虽然她很多年前骗了你不少钱,但你就是没法下狠心和她断绝关系。经营十数年的完美,很少看到和其他公司发生纠纷或冲突,对谁也是这样,完美只是个低调的合作伙伴。
同样,在今年的UP+上,完美也作为腾讯的合作伙伴登台献上两款大作,双方确立了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愿景。在这片好合的氛围下,难道仅仅过了4个月,完美就毫无缘由的翻脸,还下了一招如此恶毒的狠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腾讯忘记了在她8月份生日的这一天给她买口红?这可说不过去。
∧完美二次元大作亮相腾讯UP+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才是整个问题的症结。
Steam中国是WeGame的竞品,果真如此?
当Steam中国宣布时,大家奔走相告地说着“WeGame怎么办”“WeGame要凉了”,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Steam进入国内将是对WeGame的重大打击。可在这种观点下,却掩盖着一个事实——Steam早就进入中国了。
WeGame的对手不是Steam中国,而是Steam国区。
除非完美和Valve都疯了,否则引入Steam中国的目的绝不可能是取代Steam国区。去年Steam三分之一的新增用户来自中国,尽管大多数中国玩家的户头上只有《绝地求生》和《Dota2》,但从绝对数量带来的消费潜力上来考量,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也无法被忽视。
Valve会为了挣得一个合法身份而舍弃如此庞大的市场?这听起来像是把已经煎好的牛排扔进垃圾桶,然后煞有介事地啃起了猫粮。
如果说Steam中国是被政策倒逼而做的权宜之计,那倒也无可奈何;若非如此,那么Steam中国和Steam国区并行的设想,就不该是一种奢求。
可这种情况下,Steam中国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关于其定位,按照X博士的说法,是帮助国产游戏走出去的跳板。这可未必是真心话,接下来的一天,另一位重量级人物道出了实情。
∧Steam中国招聘条目(点击查看大图)
在CJ最后一天的电竞峰会上意外地又出现了Steam中国的痕迹,这次提起它的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他的介绍下,Steam中国有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定位——“电竞游戏聚集地”。
完美接上Steam中国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背后应该是有政府的助力。当两者的目标相近时,这个项目才能成行。上边的目标是借着奥运亚运的东风搞电竞,完美自然也要随之。
游戏发行,这事已经有Steam来做了,Steam中国不必多此一举。于是在新定位的促使下,Steam中国实际上大概会是这个样子:一个以电竞为主导的、致力于经营社区氛围的联机对战平台。
这样的Steam中国就像个跛脚的瘸子,与WeGame对垒的应该是Steam国区才对。所以与其说完美为了Steam中国给腾讯使绊,倒不如去怀疑G胖来了一招隔太平洋打鹅更为实在。
一地鸡毛
说腾讯被搞了,那满心欢喜扭上大秧歌的人大概能站满几个xxx广场,至于为什么这么讨厌腾讯,只能说是各有各的理由。
腾讯算是老江湖了,放在怪物猎人的世界里,也是一条历战古龙。3Q大战、二马争霸、头腾大战都是树敌无数的战役;也有一些小的公司,过去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开发商怀疑腾讯抄袭了他们的游戏,某某开发者的创意被腾讯用在了自己的游戏上,腾讯确实有一些黑历史,被人记仇也算情理之中。
可记仇的这个人是不是“十年不晚”的君子,他的愤怒又为何要抛向怪物猎人世界和WeGame这样的边缘产品呢?而转向去怀疑是网易、完美或今日头条这些大厂搞得鬼,又有一个无从由来的动机——他们无法直接从这次事件中获利。
搞鬼的这个家伙,要么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要么可以获得现实和金钱上的利益。从这个动机出发,也许还有别的可能。
好事者
从国行PS4开始,凡是这种跟举报有关的事件,都不能排除有“小刘再世”的可能。可如果不是单独一个或几个人的零星举报,而是真如腾讯公告所说的“大量举报”,那便应该有两种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这个游戏引起了来自社会或某一团体的公愤,惹得大家纷纷主动奋起投书。
仔细想想,除了10年前引发网瘾战争的《魔兽世界》,好像还没有哪个游戏能享受这个待遇。况且《怪物猎人世界》本身的游戏内容并没有明显的擦边球和违规之处,进一步说,这个游戏对于平台来说是个大作,可把它放在整个游戏圈和社会舆论中,它和那些流行网游或手游的影响力是无法相比的,如此就更没有理由引起公愤。
如果认为是Steam玩家举报的,那从情理上有点说不过去。WeGame版的上线并没有给Steam版带来任何阻碍,两者几乎同时发售,除了简体中文外也完全相同,两个不同的平台和粉丝群体,利益都没有受损,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形呢?
∧Steam《怪物猎人世界》突破32万在线
也许是有玩家因为Steam版的联机服务不理想,于是嫉妒那些玩WeGame版的人,所以决定让大家都没得玩。可需要提醒的是,举报这件事本身也是很麻烦的,不光要填写详实的举报缘由和资料,还要留下真实姓名。这两道关,没有深仇大恨的人不会去闯。如果真的有人去闯了,那也不该是“大量”地发生。
排除了第一种前提,第二种前提的推测就比较邪恶了,就是有人刻意组织了这次举报行为。组织者以某些利益或缘由动员大量用户前往上峰网站和沟通信箱投递举报信息,由于数量众多,上边不得不重视,最终收回了运营资质。
这种揣测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有人要搞事,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如此一来,问题的关键就不在于举报这件事本身了,而在于这个组织者是谁?他为什么要组织这次举报?他能从这次事件中获得什么样的收益?
我突然想起聊到这个事时,群里某位朋友随便调侃的一句玩笑,他说你看这件事,搞不好就是那些卖Steam加速器的商贩做的。
∧淘宝上充斥着眼花缭乱的Steam加速器
Steam版《怪物猎人世界》上线后,获取了超过200万的销量,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被玩家所诟病的奇差的联机质量。为此Capcom还特地发声明,表示要用补丁改善这个问题。
联机质量差惹得玩家满腹牢骚,可对于卖加速器的商贩来说,却带来了商机。
而WeGame版的联机质量要明显好于Steam版,游戏售价也更便宜。如此一来,为了获得更顺畅的联机体验,不少玩家从Steam转战WeGame,这等于间接打击了这些售卖加速器的商贩、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不过这种设想应该基于一个前提,就是Steam加速器在市场上被某一家商贩或供货商垄断,其才可能从这次事件中获得收益;如果这个市场是群雄割据的话,则没有哪一家商贩有单独做这种事的必要,难不成他们会冒着被点炮的风险为同行争取利益?
总归,尚没有出现能支撑“大量举报”这种说法的证据,在任何渠道也都没有看到关于本次举报的消息泄露出来,参考国行PS4与微软的战争机器下架事件,捕风捉影也好,空穴来风也好,多少都会有一些消息透露出来。但到目前,还没有让人看到这些消息的踪迹。
自戕的可能?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这件事其实是腾讯自己的问题,他们也许是在没有办齐手续的情况下鲁莽上架,结果被抓现行。
这种设想基于腾讯没有办完合法的审批手续。这些手续是什么,这涉及到了审批制度。有人说只要拿到文网游的批号,就可以用测试的名义上架(腾讯拿到了这一批号);有人说文网游和版署的批号必须同时具备才可以上线,而版署早已停止受理进口游戏审批。这么说看起来更合理,但也有未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游戏已经上线。这个问题经常搞得人一头雾水,可话说回来,这些如天人交战般的所谓的手续和规则,真的有意义吗?
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在游戏公司供职时的一则往事,当时我们的游戏被退回重审,退回理由是游戏中的某个门派的服装违规,那个红色衣服的花纹很像鲜血,而且角色露的地方太多,有血猩和情色暗示。其实惭愧的说,这套装扮和模组是直接从某个大热游戏中抄来的,那边能好好的运营,我们却被ban掉。于是我们把那些衣服调成白色,给角色换上长袍马褂,等这些都调好,就重新送审。结果,过了十多天,又被以其他理由驳了回来。
那个时候我知道,与其说审批是一个勘察违规、指导矫正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一场考验公关能力的测试。这道审批手续里面兴许倒没有什么手续,只是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也许事实是腾讯在没有完备手续的情况下冒然上架,之后被查出涉嫌违规操作而强行下架。可是,以腾讯的实力和耕耘多年的经验,办齐手续会这么难吗?难道他们敢在没有手续的情况下冒然上架?在任何假设的情景中,WeGame版怪猎都不应该倒在这种缘由下。
∧原装尸套龙
关于腾讯自戕,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腾讯递交审核的版本和最终上线的版本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惹恼了上边的原因。从WeGame版内容来看,其和Steam版及其他主机版本没有区别,原本以为像瘴气谷这种遍地骨头的场景、以及“尸套龙”这种看起来有点过线的怪物都有可能被和谐,但它们却原封不动的保留在WeGame版游戏中。
按照经验,审批批复的结果中,一般都会附带修改项目清单,尤其是这种大体量进口游戏,哪怕是鸡蛋里挑骨头,也要给你挑出几个小毛病来,几乎不存在原封不动上线的可能。可WeGame上线的这个版本确确实实是个原封不动的版本。而且按理说WeGame版过审上线了,那PS4版也应该很快过审上线,但PS4版始终没有消息。这就更加奇怪了。
这种推测的悬疑之处在于为什么腾讯先拿到了批号,之后却又被取消了。如果其提审的游戏有违规之处,应该先行修改之后再进行提审,再提审通过后才可获得批号,可腾讯最后居然上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修改过的版本,难道是审批部门没有对这款游戏提出任何意见?在这个前提下,也许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腾讯拿到了上边的批复许可,同时其中包含了一份修改清单,要求其修改完毕后即可上线。但由于完成这份清单的时间和沟通成本过大(需要交由日本方面修改),为了赶上和Steam版相同的全球首发档期,索性暗渡陈仓,偷偷上线原始版本,之后在运营的过程中慢慢完成清单上的修改项目...可惜在被举报后,上边发现了这个诡计,于是震怒之下,决定彻底收回其运营资质...
腾讯本着低调办事的原则让玩家玩上原汁原味的怪猎,可这却冒着违法被抓阄的危险。另外关于“为什么被取消批号”这个症结,也很难说的明白。也许腾讯是拿到了文网游后,在应对版署时吃了憋,但文化部与版署这两个部门现在又处于合并的过程中,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是审批过程有疏失,外人也无从查证。只可惜最终惩罚了WeGame平台,可倒霉的却是玩家。
∧没承想如玩家所愿的开心,成了让WeGame版怪猎丧命的毒药
残局
我们都不知道腾讯被谁搞了,可能腾讯自己也不知道。停运公告的文风和描述原因时使用的字眼仿佛憋闷着一股怒气。事发突然,WeGame项目上至负责人、下至执行层想必也是一团乱麻,近些天媒体层面铺天盖地的宣传戛然而止,宣发费用大半打了水漂。(那可能是WeGame成立以来额度最大的宣发清单)
要命的是,现在他们还得去跟Capcom方面协调这次的事件怎么解决,WeGame能从务实的日本人手里拿下这个大项目,定是在合同中许诺了巨额的跨平台和分成费用、以及后续的资源置换,但无论如何,现在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合同接下来如何履行,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有人说《怪物猎人世界》被打击直接影响到了WeGame的体质,但这种伤害也不是绝对的。虽然有这么多急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虽然造成了金钱方面的实际损害。但WeGame却依靠这一残局在游戏圈和大量玩家心中挣得了难能可贵的口碑。而这也许是WeGame最想要的。
在那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则数据,说《怪物猎人世界》的Steam版和WeGame版评价都有一万多条,但Steam版的好评率只有48%,而WeGame版则高达88%,而现在这个数据又升高了。
∧游戏下线后,好评率仍然在上升
WeGame对《怪物猎人世界》的宣传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试图让它成为一座里程碑。他们把筹码ALL IN到这款大作身上,只可惜在揭开盖子的刹那才发现骰子被人动了手脚。吃了这么大一个憋,腾讯会善罢甘休吗?他们会如何回击呢?
GTA、如龙、还有前段时间的彩虹六号,可以说都是这种“举报下架”政策的受害者,但《怪物猎人世界》的性质与他们都不相同。在拥有合法手续的前提下,因为莫名的举报便被强行下线,这种事发生在一个单独的游戏身上,也许没那么可怕,但如果让它成为一个先例,成为一个让人有规可循的先例,那以后所有类似的进口游戏就都要掂量着点了。
无论是泄私愤还是商业报复,这起事件敲响了那些国外游戏引进者的丧钟。以后的以后,当你花大价钱终于谈下一款准备长期运营并作为收益来源的游戏,并且已经为它办理了合法手续,接着兴高采烈地为它开庆功宴、搞发行仪式,可再一回头,你的宝贝已经消失不见了。可能是对手作梗,可能是打点不周,也有可能仅仅是几个在网上冲浪的闲散游民看你不顺眼而想教训你...
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个躲在阴影里的阿里阿德涅是谁了。
不过还好,我们知道她的结局。
在那段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如愿与杀掉怪物的忒修斯相恋,可没过多久,她就被忒修斯抛弃了。